“纵有家财万贯,不如钧瓷一片”,是人们通常对钧窑瓷器珍贵程度之形容。
钧窑是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最重要陶瓷窑场之一。明代晚期,随着文人品评,官钧窑瓷器或称钧官窑瓷器、陈设类钧瓷逐渐入列古代名窑,清代又被说成是北宋名窑,与汝、官、哥、定窑合称“宋代五大名窑”。
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。少走弯路,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,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,实事求是,以诚相待!你的一份认可才是最重要的。
讲实情,出实招,办实事,求实效。《求真务实》
国内一线拍行送拍(嘉德,保利,翰海,中贸圣佳,古天一,大羿,明石,华辰,西泠印社,崇正,华艺国际,私下交易: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,博物馆推荐)香港拍卖:(苏富比,佳士得,香港保利,香港嘉德)藏品征集,(上方图片)详情咨询 叶老师
展开剩余93%征集项目:近现代书画、古代书画、当代书画、油画雕塑、古董珍玩、紫砂艺术、铜炉佛像、瓷板画、印章、玉器、钱币、邮票等 (犀角,象牙,青铜器不征集)
收而不研者俗,藏而不鉴者傻,以藏学师者德,以藏悟心者美,以藏缘友者雅,以藏养藏者富!
2025西泠春拍
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
款识:“三”
高:14.9cm 直径:22.8cm
来 源
1.北京保利 2011年6月5日春季拍卖会lot 7084。
2.徐展堂先生“在望山庄”旧藏。
3.徐氏艺术馆。
参 阅
1.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故00145453。
2.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故00145455。
3.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故瓷 014036。
4.大英博物馆藏 PDF,A.11。
5.大英博物馆藏 PDF.33。
6.维多利亚艾尔伯特博物馆 C.35-1935。
7.大都会博物馆藏 26.292.1。
8.克利夫兰美术馆 1942.661。
9.佛利尔博物馆 F1929.7。
钧窑玫瑰紫釉花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官钧窑釉色以带乳光的天蓝居多,部分饰有红或紫红色斑块,少见通体玫瑰紫和海棠红器物。
本场的官钧窑花盆正好是少见的玫瑰紫色,作六瓣葵花形,侈口出沿,沿边凸起一道细稜。
深腹、上丰下敛,器壁依随葵花式而作鼓起、凹进的变化。平底挖五孔,矮圈足,足圈呼应折沿,亦作葵花形。
在胎体与釉质方面,也展现出官钧窑瓷器的卓越品质。胎体厚重,瓷质经过至精淘练,色调泛灰,质地细腻坚润,触感如美玉般温润,充分体现了古代制瓷工艺对原料的严格把控与精湛处理。
这种坚细的胎泥,为塑造端正而复杂的造型奠定了坚实基础,使得花盆在历经岁月洗礼后,依然保持着挺拔的身姿。
盆外口下一周酒红色流釉,花瓣形壁面酒红色的釉彩间杂著灰紫色的彩斑,其中红色的釉面于烧造过程出现裂隙,为后来的流釉所填补,形成灰紫色的蚯蚓走泥纹。
通体罩施浓釉,釉质乳浊,釉表气泡稯眼明显。釉彩丰富多变,口沿棱与器内周壁的棱线皆呈褐色。
而衔接葵瓣形壁面的凹槽,则是酒红色的流汁。盆内釉色天青,宛如天空之色,纯净而宁静,施釉至足际,工艺精湛。
底缘平整,无釉处皆涂褐色护胎汁,既保护了胎体,又增添了古朴之感,底印数目字「三」口径为22.8cm,此器为已知同类器中尺寸较大者,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尺寸基本一致。
钧窑玫瑰紫釉花盆
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与本拍品尺寸基本一致
此花盆乃徐展堂先生旧藏。在其收藏的钧窑精品中,不乏本品紫斑花盆这样的佳作。
他凭借自己的财力与眼光,将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历代瓷器纳入收藏,为保护这些文化瑰宝不遗余力。
徐展堂先生曾说:
收藏不是一种投资,
而是一种文化责任。
这句掷地有声的名言,深刻体现了
他对艺术品收藏的初心与担当。
徐展堂先生(1941-2010)是商界翘楚,亦是知名的慈善家和文物收藏鉴赏专家,多年来一直热心捐助支持香港文化事业,成就超卓。
世界各地的徐展堂中国艺术馆
在他的推动下,更多人得以了解历代中国瓷器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。从世界范围来看,钧窑花盆的身影遍布各大知名博物馆。而徐展堂先生的收藏,同样钧窑花盆的研究与展示提供了重要补充。
北京故宫博物院、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大量精美的钧窑花盆,这些藏品不仅保存完好,而且器形丰富、釉色精美,是研究钧窑瓷器的重要实物资料。
钧窑玫瑰紫釉花盆
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
钧窑玫瑰紫釉花盆
维多利亚和艾尔伯特博物馆藏
在海外纽约大都会博物馆、大英博物馆、佛利尔博物馆、克利夫兰美术馆,以及维多利亚和艾尔伯特博物馆等也都珍藏着钧窑花盆。
官钧窑主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北八卦洞。其瓷之釉色是在唐代长沙窑红彩釉和鲁山花瓷“唐钧”的基础上创新的窑变釉新品种。
河南禹州官钧窑窑址
官钧窑瓷器部分造型与同期的汝、官、哥窑瓷器风格一致,亦以古青铜器为范本。如出戟尊,系仿周代青铜器,造型气势雄伟。
官钧窑名品现多收藏于海峡两岸故宫博物院,也有流失海内外者,均为历代皇室旧藏。
此类钧窑宫廷陈设器,底部各刻一个从一到十的数目字,基本规律是数字越小,器物尺寸越大。
若如本品式样者,底部刻“三”字,存世稀少,目前典藏资料,同类仅见5例。由此可见官钧釉花盆多为明清两朝皇室秘藏之精品,民间不可多见。
本品底部刻“三”字,存世稀少
据目前典藏资料,同类仅见5例
在明清宫廷绘画中钧窑花盆也频繁亮相,钧窑花盆绚丽的釉色和独特的造型,为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,也从侧面反映出雍正时期皇室对钧窑瓷器的喜爱。
北京故宫的《雍正十二美人图》中,钧窑花盆多次出现,或置于美人身旁的几案之上,或摆放在庭院的角落。花盆中栽种着各种花卉,与美人的优雅姿态相互映衬,营造出一种宁静、雅致的氛围。
而在中国台北故宫的《乾隆博古图》册页中,钧窑花盆托同样引人注目,充分说明在乾隆时期,钧窑瓷器依然备受皇室推崇。体现了明清两朝皇室对钧窑瓷器的喜爱。
乾隆皇帝对古物有着浓厚的兴趣,《乾隆博古图》展现了他对各类古董的收藏与鉴赏,钧窑花盆托能够出现在其中,充分说明在乾隆时期,钧窑瓷器依然备受皇室推崇。
根据流通市场的参考,此类葵口花盆纽约佳士得2019年3月22号lot 1723德馨书屋旧藏“三”字款(图)301.5万美金成交。
北京保利2012年6月5号lot6119 赵从衍先生旧藏“五”字款1128.5万元成交,此类玫瑰紫斑葵口花盆传承有序来源清晰者存世量极其稀少。
纽约佳士得2019年3月22号lot1723
301.5万美金成交
“在望山庄”徐氏珍藏专场
Lot7084 均窑玫瑰紫葵花式花盆
943万元成交
发布于:广东省传金所配资-实盘配资-配资平台配资-股票配资网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